一提到常嬷嬷,很多人都会想到她的一大名场面,那就是怼康姨母了。当时,盛明兰怀有身孕,顾廷烨又出去办差了,小秦氏抓住了机会,与康姨母沆瀣一气,想要为难盛明兰。 康姨母与盛明兰本无直接的交集,明兰也没得罪过她,可是,康姨母是一个见不得别人过得比她好的人,她看到庶女出身的盛明兰成为了侯爵夫人,过得很舒服,她就心生妒恨,仗着自己的妹妹是盛明兰的嫡母、自己算是盛明兰的长辈,跑到宁远侯府对盛明兰耀武扬威,想要折磨盛明兰。

常嬷嬷来看望盛明兰,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立马冲了过去,让康姨母见识到了她的骂人功夫。“哈,长辈,哪门子的长辈!我敬你是夫人的娘家人,才敬你一声姨太太,还真把自己个儿当碟菜了!睁大你的眼,仔细打量打量,这家人姓顾!亲家姓盛!你康家是盛家的连襟亲,跟咱们顾家更是转了几个弯儿的亲!来这里充什么长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今里外谁人不知夫人有着身孕,便是亲家老太太和太太都不大来打扰夫人养胎。如今倒好,来了个不知狗头嘴脸的姨妈,三天来头来摆架子充老大!我呸,要是咱们侯爷的骨肉有个好歹,你那三两重的骨头赔得起么?” “……什么东西!自家死了人哪,奔丧都没这么勤快,没半分大家夫人的模样,三天两头往这家跑,不知道还当是多近的亲戚,别是来打秋风的罢!” 康姨妈气得瘫软,几乎叫人扶着出去的,她这辈子还没在外头这般丢人现眼过,好一顿鸡飞狗跳地闹腾,常嬷嬷老当益壮,中气十足,从萱芷园吼到澄园,一路上引无数围观群众,只差连忙活修葺工程的泥瓦匠都引来了。 小秦氏和康姨母被骂了之后,还奈何不了常嬷嬷,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 实际上,常嬷嬷可不光是嘴上功夫厉害,从4点看,常嬷嬷很有智慧,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一手振兴了常家。

1、她与顾廷烨相处如亲人,从不想着攀附顾廷烨,顾廷烨反而更加敬重她;常嬷嬷是顾廷烨生母白氏的奶娘,办事周到,深受白老太爷的看重。 白氏的父亲本想收了常嬷嬷夫妻俩,这样,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可是,常嬷嬷不乐意,只因她知道,入了奴籍虽然短时间内可以得到不少好处,但是,身份上就矮人一等了,还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科举前程。 如果常年将来要科举入仕,那么他就不能在身份上有硬伤,否则容易在官场上遭人攻击,他的祖母可以做过奶娘,但不能入奴籍,或许,当年常嬷嬷就是这样为自己的独子考虑的。 常嬷嬷与顾廷烨相处,不是把顾廷烨当主子,而是当作亲人看待,从头到尾,她都没想过要攀附顾廷烨。

白氏嫁入宁远侯府的时候,很多奴仆跟着一起去享福,只有常嬷嬷不为所动,选择回家做一个平民百姓,过自己的日子;顾廷烨成为权贵之后,常嬷嬷也没有依附他,靠他的庇护飞黄腾达,只是应顾廷烨的要求,帮他干了一些活,整顿府里的事,给他送了一些可靠的下人,当这些事情有人接手了之后,常嬷嬷立马回了自己家。顾廷烨青云直上之后,常嬷嬷依旧没急着依附过来,而是很坚定继续做个自由的平头百姓,即便是澄园初立之时,她也是应顾廷烨要求,来府里帮着整顿过一阵子,到公孙先生从南边赶来后,她就又回自己家了。 不仅如此,常嬷嬷很骄傲,又注重规矩。她之所以午后拜访盛明兰,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曾经做过白氏的奶娘,算是半个仆人,不适合跟主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可是,她也不愿意直接点破了这个尴尬的身份,是以,她避开了饭点。

常嬷嬷再有体面辈分,到底是做过白家奶母的,总落了半个仆人的身份,因此她拒绝上桌和主家一道吃饭,但若真要她明明白白说出来这层‘仆不与主共桌’的意思来,她似又不愿自轻自贱,是以,索性下午来。这位老人很守等级规矩,却也很骄傲。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要是一味地指望别人过活,扯多了利益纠纷,就容易伤到彼此的情谊,让彼此都不好过。 好刀,可以用到钢刃上,就像常嬷嬷把顾廷烨当作亲人看待,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得到了顾廷烨的敬重,当常嬷嬷家里出了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顾廷烨毫不犹豫,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这就是情谊。

2、儿媳妇目光短浅,想向盛明兰要好处,她及时制止;常嬷嬷眼光深远,可是,她的儿媳妇就不怎么样了,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妇人。 常嬷嬷的儿媳妇常胡氏跟着婆婆一起来到了宁远侯府,看到那些奢华的摆件等,迷花了眼,贪慕荣华富贵,多次开口,想要仗着婆婆跟顾廷烨的情分,向盛明兰索取好处。 明兰拈起青瓷盘里的一枚鲜艳的果子,微笑着正要说下去,谁知常胡氏又插嘴道:“也不都是好的,位置到底偏了些,地方也冷清了些,要给年哥儿买些笔墨书簿,或是给燕子添些新衣裳,都得赶上半天路,要是能……” 听到儿媳妇的话,常嬷嬷果断打断了。儿媳妇想干什么,常嬷嬷一清二楚,可是,她可不想因为这些蝇头小利影响到自己家跟顾廷烨的关系。 虽然她开口了,这些东西顾廷烨盛明兰也会给,但是,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一旦索取过度,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心生厌烦。一旦顾廷烨和盛明兰对常家心生隔阂,对常家反而更加不利。 不被眼前的一时利益冲昏了头脑,放眼长远,是常嬷嬷的一大智慧。

3、别人都想嫁入高门,可是,常嬷嬷很清楚,自家人配不上,也不奢想;常胡氏的确目光短浅,不仅想要索取好处,还动了把女儿常燕塞给顾廷烨做妾的念头,而她的女儿常燕也好不到哪里去,被母亲带坏了,居然也动了这个念头。 听到儿媳妇的话,常嬷嬷火冒三丈,把儿媳妇和孙女都骂了一顿。 “我呸!”常嬷嬷龇牙道,“侬今日看夫人年纪多大,跟你差不多吧,烨哥儿咋不当她小孩子?!我跟侬讲,趁早死了心,今日见了夫人,拿面镜子照照你自己,比比人家做派学问样貌,你们俩,一个是天上的凤凰,一个是田里的蚂蝗!” “你们以为大户人家的女人好做呀,当初白家老太公就是想不明白,结果拨大姑娘送进侯府,才几年光景,人就没了!”常嬷嬷吼的痛心疾首,又去扯孙女的耳朵,“就侬这个德行,进了格种深宅大院,连骨头渣子都剩勿下来!” 白氏夫人的悲剧,就在眼前,历历在目,让常嬷嬷记忆犹新。常嬷嬷很清楚,自己的孙女配不上顾廷烨,更无法跟盛明兰相提并论。 她要是开了口,不仅顾廷烨为难,也得罪了盛明兰,这种赔本的事情常嬷嬷可干不出来。

4、她把希望寄托在孙子的身上,为了孙子的前程,可以开口求盛明兰。实际上,常嬷嬷早已有了振兴常家的办法,那就是孙子常年的学业了。 在那个年代,寒门子弟要想有一番前程,走上仕途,振兴家族,唯一的办法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就可以得到官职。 因此,常嬷嬷不肯入奴籍,生怕自己的身份成为了阻碍儿孙做官的因素;常嬷嬷跟顾廷烨搞好关系,只要顾廷烨稍微帮常年一把,常年有了领路人,就要轻松很多。 “凭着我这张老脸,你阿弟的前程终能有个讲法!要是年哥儿能有出息,到时候你们做阿娘阿姊的不也有风光?唉……考科举不容易呀,当初我阿爹就讲,平头百姓上面没有引路人,想考科举就要多费几十年功夫呢。”

不仅如此,常嬷嬷为了孙子,也可以豁出面子,请求盛明兰给常年找一个好学校读书。对此,盛明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盛明兰出了题目,考了常年,常年的确有才华,得到了盛长柏的赏识,得以入读海家私塾。 最终,常年金榜题名,成为了新科进士,还娶了顾廷烨唯一的女儿蓉姐儿为妻,他得到了盛家和顾家的助力,前途一片大好,常家也得以振兴。 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己,这个道理常嬷嬷很清楚,也懂得把为数不多的助力用在关键时候。

END.晓七请你评:你对常嬷嬷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