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较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体现了向新质态加快转型的趋势。我国经济增长表现,更突出地呈现为经济增长机制的“换轨”性。也就是说,工业经济的结构升级具有质态变革的性质,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正在向新质生产力态势的有力转型。

我国经济质态变革的表现是,正在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虚拟经济)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转型为实体经济、货币经济、数字经济三者的交互融合。在前一种模式下,经济增长波动主要由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之间的关系触动,即有效需求与产业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经济增长过冷或过热。所谓宏观调控,就是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货币经济端着力“熨平”过大波动。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率所反映的结构转型表现,比增长周期及经短期冲击后的恢复表现更为重要、更具实质性意义。尤其是,当前的结构转型具有经济质态转变的深刻性。因此,工业经济在结构转型中保持较快增长、在较快增长中实现经济质态转型,是我国产业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国民经济保持良性循环的要求。

其中的关键及深刻性在于,科技创新驱动数字经济,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变革。这既包括以数字技术业态为主体的新兴产业,也包括系统性地运用数字技术的传统产业。数据表明,具有这些特质的产业,经济增长率明显更快。今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和7.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9.2%。据工信部介绍,今年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目标是到2025年,7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制造业全流程融合应用,提升高端装备、关键软件、智能终端等重点产品和装备的智能化水平。这表明,工业经济增长与结构升级特别是产业质态演化,具有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

数字经济崛起带来的产业质态转型,特别是人工智能发展,意味着经济运行的机理有可能发生重要变化。未来,工业经济增长将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例如,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扭转了2022年4月份以来的低迷态势,但增长率仍然相对偏弱,表明宏观经济需求侧仍然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不小的压力。当经济体系的实体、货币、数字的融合与交互更加顺畅,相应的经济运行机理效应增强,会对经济运行和宏观形势发生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劳动就业、居民收入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市场有效需求,将会产生什么作用,这些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在保持对经济发展前景充分乐观和充满希望的前提下,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挑战新问题所在。进入新时代,工业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而颠覆性科技创新既具有开拓经济增长新空间的强大动力,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须有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意志。应充分认识到,由于现阶段的经济特征,仅仅依赖传统宏观经济政策维持较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赋能,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市场经济的本性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要素流动畅通。在实体经济、货币经济、数字经济相互影响下,即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因技术进步而实现高度畅通,但终归要体现为资金流的畅通,才能形成可以计量的经济价值和增长表现。如果资金流不畅通,企业间支付拖欠,账期延滞,就会使经济运行和增长态势表现不佳。这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