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上海报道】2023年3月25日,上海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首批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正式揭牌,如今一周年在即,上海在未来产业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3月21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过去一年,上海着力编制未来产业“一业一方案”,发布基因和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新型储能、商业航天、AI大模型等一批细分领域行动方案。

同时编制未来制造、XR科技、深海探采、量子科技等一批未来产业白皮书。支持浦东新区、嘉定区等制定区级行动方案,支持未来产业先导区制定专项支持政策。

“我们深刻体会到,过去一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并将未来产业作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二级巡视员、技术进步处处长李宇宏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打造引领产业赛道风口的“核爆点”。

从政策端来看,这种趋势正不断加码。2022年9月,上海市政府先行印发《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在全国打响了布局未来产业“第一枪”。2023年7月,上海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具体操作中,发展未来产业,需要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和公共服务平台。上海有哪些好的做法?李宇宏用四个“着力”进行了总结:

一是着力育载体,建设首批3家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合成生物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通用AI安全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未来规模化智能制造机器⼈操控系统及运管平台等项目落地。

二是着力抓攻关,在脑机接口、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卫星互联网和超导等领域组织重大项目,布局合成生物、区块链、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学科,储备未来人才和技术,一批创新成果实现突破。

三是着力建平台,成功创建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自主智能两个国家级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上海交大未来技术学院。聚焦底层技术攻关,建设超导、智慧医疗、燃料电池、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复旦AI for Science研究院,北斗导航、石墨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条。

四是着力促转化,积极参与工信部未来产业“揭榜挂帅”,聚焦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方向,组织推荐89对创新联合体,贯通成果转化链条。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合成生物战略专家委员会、成立合成生物产业协会,成立先进核能、新型储能、脑机接口、生物制造4个技术领域专委会和未来产业投资专委会,促进行业交流和产融对接。

同时注重品牌打造,过去一年上海成功举办2023全球首届“未来产业之星”大赛,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大赛征集来自8个海外国家以及15个省市的536个高能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报名,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角逐各大奖项。同步推出《“士”说“新”语——院士谈未来》节目,围绕五大未来产业,邀请5位院士,与科学家交流、与企业家对话、与创业者互动。

李宇宏还提到,在强化配套服务方面,上海配套大赛累计举办16场线下配套活动,组织20余家顶尖资本,走进未来产业代表企业,举办“走进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产业创新研讨会”、未来产业圆桌论坛等活动。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