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风俗从古到今一直是华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一环,正因为有了生命人类才有机会创建文明帝国,生命作为万物起源承载着太多希望。
华夏民族对于生命的敬重从来不是吹嘘而来,生命的意义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人类拥有着其他物种不曾得到的高超智力,亦有着丰富的七情六欲以及悲悯之心。
生命的来之不易始终警醒着世人学会去敬畏大自然,生老病死乃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死亡是上苍赐予所有生命载体的公平。
现代人不信命由天定加之社会阶级矛盾相比于古代已被弱化许多,所以现如今的年轻人们更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若回到古代则会出现社会阶级的划分极其细致。
平头百姓想实现跨越阶级的理想至少需要先付出几代人的努力,彼时死亡便成为了一种公平的现象,人无法决定出身却不代表永远没有资格追求更好人生。
遗憾的是封建社会的风气则告诉百姓阶级是一道无法跨过的门槛,久而久之底层百姓的生活越发看不到希望,反观上层精英所获得的资源则源源不断。
这种不公的局面会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愈加严重,当百姓们感知不到未来的方向与意义之际,必会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甚至是来生,于是乎为逝者创造的丧葬文化就此诞生。
古人期盼着通过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心,让上苍看到百姓们生存的难处,相信老一辈人对那句坟前三不种,床上四不留并不陌生。
对生命的敬重 逝者下葬
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够体现出对生命的敬重,比如打算上坟之前家族后人需要将诸事准备妥当,绝不能在上坟期间打扰到先人亡灵。
对于逝者下葬这件事同样有着极多规矩,不过追本溯源终究都是出于对逝者来生的祈祷,若今生艰难饱含着苦楚,那么来生便希望逝者无忧无虑温饱不愁。
那些今生已经功成名就之人,便祝福其来生名誉依旧,面对逝者人们总会怀揣着更加包容的心态,华夏民族讲究的就是死者为大。
逝者已逝生者唯一能做的仅有怀念,俗话中坟前三不种,是为确保逝者坟墓不被破坏,逝者下葬前所有流程都要经过反复核对。
尤其是定做棺材的时候逝者家人所想所念皆是让逝者安息,若坟墓出现不可逆的大问题必会惊扰逝者亡灵,为防止这种不敬逝者的突发状况出现。
人们会尽量保证坟墓周边环境的安全,首先坟前不能种植生长势头过猛的植物,就像生命力素来顽强的竹子便不适合种在坟前。
与竹子生长速度相近的植物人们统统要放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坟墓被破坏,而迁坟则会大大损坏原本算好的风水,这在古人眼中是决不允许发生的情况。
凡是生长速度太快的植物都要避免种在坟前,或许有人会问如果勤打扫是否可以不必在意这点,即便时常为逝者坟墓打扫,也做不到能时时刻刻盯着周边植物的生长情况。
索性不再种植既能一劳永逸更是省时省力,毕竟逝者还有着个人生活不能常常放弃家中琐事照料坟墓环境,其次植物长得太快还会影响阳光。
坟墓本就属于阴气过重的地界,如若再没有明媚的阳光照射进来,待到真正扫墓的时候难免会觉得过度阴森,甚至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严重些更会导致坟墓风水受到破坏,光线之于风水算是不可代替的条件,保护坟墓风水就等于守护逝者来生不遇苦难。
虽然这种想法在现代人看来着实封建迷信,但换种角度来看待便会明白古人种种行为不过是为乞求好生活罢了。
丧葬习俗 无价的好兆头
现代人所尊重的不仅是传承千百年的丧葬习俗,更是古人这种心存善意的出发点,其次古人不会在坟前种植本身寓意不详与过于坚硬的植物。
后者很好理解硬物一定会伤害到坟墓表面,至于寓意不详的植物乃是因古人惧怕为逝者带来霉运,万事讨好兆头是古人生活的一大习惯。
无论何物凡是具备着好寓意,人们对其印象必定会大有改观,好寓意自然代表着优秀运势,当好的预兆堆叠到一起自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古人从始至终都坚定不移地认为好兆头是无价的,至于床头不可放置的东西则为镜子、古董、利器与植物花草,其中镜子这一物品想必很多人都已知晓。
镜子若是对准床头半夜无意间睁眼看见会被吓到,再者镜子对床的寓意也并不好,不能放置古董许是为了预防老古董自带的阴晦气息。
利器放在床头往往是处境危险期间才会有的行径,床乃是人们劳累时休息的地方,从没有人会在睡觉的时候保持着高度警惕。
万一夜半时分突然醒来被原本为了防身的利器所伤,岂不是有着弄巧成拙的既视感,注重生活安全本身并没有错处。
但个人用来休息的房间应当少一些锋利感过重的物品,以免反过来被这些物品伤到,而花草成为禁止放置床头的东西之一则是由于会汲取氧气。
人们晨间清醒的时候需要吸入大量氧气保证大脑正常运转,花花草草同样时刻需要进行光合作用,难免会与人们争夺空气中的氧气。
若要用花草净化空气倒不如直接放在客厅,睡觉的地方空间本就不似客厅那么大,氧气再被夺走势必有可能造成缺氧。
岁月考验 基本尊重
实际上丧葬文化中的不少习俗都已失传,能够跨越时间的文化产物皆经过了岁月考验,起码这些文化产物得到过无数华夏百姓的认可。
文化作为人类生活中的精神支柱,通常扮演着为人们排忧解难的角色,只是再如何精妙绝伦的文化也必须学会与时代特性相结合,否则随着社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
古老文明极有可能被淹没于时代浪潮之下,借用鲁迅先生曾说过的那句名言警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筛选文化并不等于彻底放弃老旧观念,而是教会人们用辩证思想来看待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产物,一些无法与时代融合的观点现代人应给予基本尊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