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海口市报道

从湖到海,湘琼再度牵手。

继去年现代农业、新零售业湘企组团赴琼考察合作后,3月18日至19日,湖南70多家制造业头部企业走进海南自贸港,续写两地合作新篇章。

湖南是制造业大省,海南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湘琼两地立足海南自贸港,在制造业方面携手,既是取双方之长,也是深化合作。

那么,这次“湖南先进制造业走进海南自贸港”推介活动有哪些特点?擦出了什么样的火花?记者在海南现场为你解读。

活动“升格”,更接地气

相较于去年,此次湘企的阵容明显提升。

去年,参加交流活动的湖南企业约60家,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新零售全产业链”领域,而此次则是湖南先进制造业的豪华阵容。

聚集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湖南钢铁、湖南建投、山河智能、中车株洲研究所、中石化湖南公司、株洲硬质合金、湘科集团等70多家头部企业。无论是企业所代表的行业地位和实力,还是其科技含量,都远超去年。

交流团队由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领衔,其中包括湖南省工信厅和部分市州工信局的代表、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代表。

海南省方面,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巴特尔等出席。

湖南企业的代表在海口市园区交流考察。(图片除另有署名外,均为陈雪骅摄)

从交流活动的日程安排看,更注重实效。

举办方安排的第一个“菜单”,是去园区和企业实地考察。

先不开会,而是看实体经济做得怎么样,这样的安排让不少湘企代表直呼“接地气”。

3月18日上午,大家先后来到海口江东新区、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海凭国际海口高新区医疗器械园等地参观考察。一个上午,辗转多地。

合作升级,形势所需

在3月18日下午举行的推介会上,湖南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雷绍业盘点了湖南制造业的“家底”——培育了装备制造、材料、消费品3个万亿产业,以及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石化等16个千亿产业。

其中,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4个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湖南制造业的硬核实力,图文并茂的展示,让在场的海南园区和企业负责人一下子来了兴趣。一些与会者更是不时站起身来,拿出手机拍下PPT页面。

推介会现场。

海南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立武则介绍了海南的四个优势,即包括生态、资源、营商环境在内的环境优势;包括覆盖亚洲21个国家“四小时飞行圈”和“59个国家免签”等区位优势;还有包括气候、深海、地理纬度、绿色低碳在内的“三度一色”优势,以及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政策优势。

这些“推荐语”字里行间,传递了“湖”“海”合作的深意。

湖南和海南的合作由来已久,比如说在农业方面,两地的行业精英往来频繁。这次双方为何大力推动湖南制造业企业走进海南?

湖南制造业正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而海南自贸港是出海的重要桥头堡。2025年底前,海南将全岛封关运作。届时海南将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境外及区内的货物可不受海关监管自由出入境。如果湖南制造业在此落子,对于产品出口十分有利。

海南还有区位优势。比如面向东盟的国家出口,外商到海南洽谈或看样品订货,比到湖南要更近、更省时省力,湖南的制造业产品,以海南为跳板拓展海外市场会更便捷。

就在此次交流活动举办前几天,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目录扩容,新增33条,将医药健康、海上风电、专用汽车制造、绿色建材生产等列入鼓励类产业。

而湘琼双方,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石化等领域,有“天然的契合度”。

其实,武汉已快了一步。这次湘企代表参观的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就是武汉和海口合作的成果。该园已注册在园企业68家,包括生物医药和物流业的多家头部企业。

“这个生物城左边有雷琼地质公园,右边有湿地生态公园,海口园区最好的土地被他们捷足先登了”,湖南一位参与交流活动的官员如此形容来自兄弟省份的竞争压力。

园区考察。

湖南有制造业的优势,海南有开放的强项。因而,双方合作升级,借“港”出海,既是主动作为,也是形势所需。

筑巢“下蛋”,开启全新模式

在海南东方市,占地5000亩的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该园就是湘琼两省深度合作“下的蛋”。

本次推介会的重头戏,便是湘琼双方不遗余力地“宣讲”这个产业园。

2023年8月,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开工仪式现场。(资料图)

“这里有区位优势,位于东方市临港产业园高排港区腹地,交通便利;这里有特色鲜明的产业规划,有独一无二的政策优势,还有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谭浩然在推介会上介绍,首批入园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湘科集团,其项目建筑主体已部分竣工,今年下半年可投产,第二批桃花江游艇、南岳生物等项目也将很快落地入园。

谭浩然为何这么“卖力”?因为他在海南还有一个身份——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现场指挥部第一副指挥长。

2023年8月20日,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首开区)开工。对这个产业园,两省创新采用“共建共管”模式,由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和海南省东方市共同建设管理。

“从去年5月20日开始,在两省高位推动下,项目实现1个月选址、2个月签约、3个月开工”,谭浩然介绍了产业园的“湘琼速度”。

该产业园的创新之处,还在于两省共同探索了“四个一”合作模式,即建立1支产业基金,联合开展1个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集成创新,组建1家投资建设运营三位一体的合资公司,建设1个全球二手工程机械无底价拍卖交易中心。

“这是一种全新的合作。”谭浩然认为,两省由此实现了从空间对接到政策衔接的有效转变。

曾在湖南工作多年的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丁晖,毫不掩饰地表达“希望更多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头部企业进驻产业园,开展国际业务”。

中联重科副总裁董军用“效率非常明显”来形容湘琼共建园区的建设速度。他说,中联重科的项目去年6月签约入园,两个月后就启动开工。

“投产后产值将达20亿元。”董军表示,项目主要包括三大块,即工程机械再制造、进口底盘等组装及高端零配件进口。

海外市场额度占比超过50%的中联重科,落户海南显然更有用武之地。

对湘企落户的吸引力

项目能否落子,政府层面主要是“搭桥”,关键是企业用脚投票。

海南方面在推介会上屡次提到的政策优势,尤其是税收优惠,是吸引湘企的重要因素。

湖南钢铁、湘电集团等企业的代表,与记者谈及为什么会到海南来交流,除了看中便捷的物流和资金往来便利外,主要是看中“税收优惠政策”。

3月19日,湖南制造业企业的代表考察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

海南自贸港上述最近新增的33条规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另外,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含有进口料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这样的政策,为海南赢得了国内不少企业的青睐。数据显示,海南的经营主体增速不断加快,已连续46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而包括湖南制造业头部企业在内的经营主体所“图”的,也正是看中了海南的区位优势和税收等优惠政策。

以海南为战略据点,享受就近加入国际大舞台的便利,最大限度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降低因关山阻隔带来的交易成本,拓宽产业链带动力,更重要的是,还有实打实的税收优惠,这些兴奋点,湖南企业都现场get到了。

双方各取所需,强强联手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可以预见,随着海南自贸港经济外向性提升,随着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的壮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湘企来此借“港”出海,书写国际风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