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武汉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亮点满满,宣布2024年130个本科专业,按照41个专业(类)面向全国招生7215人,学校招生总人数有所增加,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从8个增加到9个。弘毅学堂、法学、计算机、遥感、电气等优质热门专业招生计划数显著增加。此外,从2024级学生开始,武汉大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院内专业可自由选,转出学院不受限制。

据介绍,其中,弘毅学堂招生重大改革,招生人数从245人增加到400人;雷军班首次招生,由雷军亲自领衔,计划招生30人。

无独有偶,华中科技大学日前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本科扩招。华中科大2024年本科招生7225人,和2023年的7205人相比,净增长20人

据目前已公布的信息,多所著名大学今年的本科招生计划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包括强基计划)。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港科大(广州)、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及热门港校。

其中,中山大学扩招幅度达30%,主要扩大深圳校区的人才培养规模,重点建设新医科、新工科和交叉学科。

湖南大学招生计划数较往年大幅增加,新增4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药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科技。

南昌大学2024年计划招生8600人,比去年增加200人。学校招生计划实行专业动态调整,对办学实力强、培养质量高、升学就业好的专业予以计划倾斜。

中国科学院大学扩招30人,招生区域新增甘肃省。

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扩招100人,扩招幅度也达到30%。

香港大学2023年在内地录取了570人,2024年将扩招到600-700人。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招生范围从2023年的4个省份扩大至11个省份,新设立三个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

总体来看,各高校扩招计划多涉及热门新兴专业、交叉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各有特色,并提供多种奖学金。

此前,许多人已经关注到:2024年强基计划迎来重大利好,上海交大、复旦、浙大、西安交大等众多高校官宣扩招。据不完全统计,西安交通大学扩招50人,2024年共招260人;中国农业大学扩招25人;武汉大学扩招15人;同济大学扩招10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扩招10%;山东大学2024年共招生205人,2023年录取168人(含破格),增加37人左右;四川大学确定扩招,2024年共招生205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确定扩招,扩招人数暂未公布。

综观这些著名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总的增量算下来是不少的,这和近10余年著名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是不同的。

图源:创客贴

著名高校本科生招生量的增长,意味着上名校的机会多了,有更多孩子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享受到优质甚至一流的教育资源,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但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同时指出,扩招适当即可,也不宜持续扩张。因为扩招客观上也在全面降低名校的稀缺性。伴随这个趋势,未来用人单位会不会对出身与学历要求更高?因为顶着名校光环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了,这也是与10年、20年前完全不同的。

有研究者担心,高等教育的扩招与扩张,可能会带来“过度教育”的问题(注:沈煜、孙文凯、谷宇晴《高校扩招、过度教育与职业陷阱》发表于《财贸经济》2023年第4期),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超过工作实际所需教育水平的现象。

该研究表示,一方面,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对其需求没有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大量高学历劳动力难以找到与其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工作,只能接受低于自身学历水平的岗位,于是会出现过度教育。

另一方面,在经济转型期,教育扩张也可能会通过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使职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使更多高教育需求岗位被创造出来与增加的高学历劳动力供给相匹配。这样的话,未必会导致过度教育,或者产生教育与工作的错配问题。

“要改善和解决教育与工作的错配,需要学校与社会两个方面积极作为:一是学校能否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面向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其中既包括综合素养与专业知识,也包括相应的专业技能;同时,提升学校的就业指导水平。二是劳动力市场能否提供足够适配的岗位供给。而这又牵扯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配性。”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教授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采访时说道。

再看今年各名校的扩招政策及培养方案,值得肯定和期待的是,各高校的扩招专业设置都充分考虑了当前和未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扩招专业几乎都聚焦在新兴交叉学科及前沿重点学科领域,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不拘一格,贯通培养,灵活施教,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归根到底,还是要找到自身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在充分了解国家社会发展趋势、需要及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脚踏实地,持续学习提升,坚持奋斗,实现长远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黄卓

资料及素材来源:各高校公开发布的招生信息、阳光高考网、沈煜、孙文凯、谷宇晴《高校扩招、过度教育与职业陷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