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乱时代,很多人想要建功立业,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一个曹操,一个刘备,一个诸葛亮,一个司马懿,一个司马昭,一个司马炎,只有这几个人想着要统一天下,要解救万民,其他人,谁这么想?就连孙权也只是想着守好江东的地盘,只是顺便稍微的扩大点地盘,仅此而已。

而刘禅呢?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为了衬托刘备正统、诸葛亮的智慧,蜀国无力回天的结局,刘禅被描述成一个昏君形象,不理朝政,听信宦官,整体沉迷于酒色之中,从此坐实了刘禅的昏庸无能。

实际上,刘禅并非昏君。他在位之时,蜀国已经内忧外患,魏国又如日中天,他根本无力回天。所以他选择了投降。 公元263年,钟会、邓艾大军南征蜀汉,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蜀国灭后,司马昭这样处理刘禅: 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策命之曰:‘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临轩,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

之所以让刘禅等人迁往魏国都城洛阳,一个当然是方便监视和控制,一个是防止蜀汉旧臣反叛。这一举措简直就是一举两得。刘禅到了洛阳后,被封为安乐县公,刘禅深知司马昭的意图,晚年在洛阳安分守己,最终安然度过余生。

期间,司马昭还安排了一场宴会来试探刘禅,《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也有相关记载: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就是司马昭宴请刘禅,席上表演蜀国的节目,蜀国旧臣都深以亡国为悲,独刘禅喜笑自若,这下子司马昭彻底放心了。

271年,刘禅去世,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墓中放了3样东西,分别是犀牛角的酒杯、舞女穿的长裙以及草鞋,前2样是讽刺刘禅沉溺酒色,至于第3样,我们知道,刘备刚开始就是卖草鞋的,后来拼命奋斗才有了蜀汉的基业,这里当然是暗讽刘禅把刘备的基业全部葬送。 生于乱世之中,刘禅并非曹操一类的枭雄,他有才,但并非雄才,若是生在太平时期或许可以有一番治国作为,但环境给了他太多的阻碍。终究他和普通人一样选择了平安一生,这何尝不是一种聪明的选择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