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甄嬛传》当中,女主角甄嬛被皇上赶到甘露寺的片段让不少观众都觉得十分揪心,而在这个甘露寺里,说话管事儿的都是“住持”,正是因为这个住持的不作为,才导致甄嬛被赶到凌云峰。

不少观众看完这部电视剧之后也就产生了刻板印象,认为寺庙里的“住持”都是女管事,而“方丈”则是男管事;

也有人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无论是方丈还是住持,都是寺庙里的“大管家”。

但事实上,方丈和住持是两码事儿,以后可千万别再混为一谈啦!

“方丈”一词源远流长

现在我们说到寺庙,大部分人想到的还是佛教,但事实上,“方丈”一词可以追溯到我们道家的典籍《列子》。

《列子》中提到了三座仙山,一座是方丈,另外两座便是赫赫有名的瀛洲和蓬莱。

据说这些仙山上有许多神仙,还有数都数不清的仙草灵芝,当时还让统一诸国的秦始皇十分向往,派出了心腹徐福前去寻仙,虽然后来徐福一去不复返,但关于仙山仙草的传闻在中国却从未有过歇时。

言归正传,虽然方丈最初是一座山,但在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其意义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了对道教当中有道行之人的尊称。而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方丈一词又有了新的含义。

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间,佛祖释迦摩尼诞生,创立了佛教,后来渐渐传入中国。汉朝时期,白马寺建立,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当时的中原地区,一些佛教的行为习惯,也开始和中国产生了融合。

如今我们提到的“方丈”,便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融合产物。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本土的寺庙也逐渐多了起来,在这些寺庙当中,少不了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声名远扬,成为了得道高僧,是一个寺庙的镇庙之宝,自然也配得上曾有仙山之称的“方丈”二字了。

时至今日,方丈已经渐渐演变成了对寺庙高僧的尊称,这一称谓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文化的多元和融合是具有无限可能的,远隔千里的中印两国竟然能够通过佛教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而提到方丈,不少人都会联想到住持。“住持”二字最开始被提出的时候,其实是作为动词来使用的,但如今,也成为了一个代名词,那么,住持一词又经历过什么样的演变呢?

“住持”的演变历史

但从“住持”一词的字面意思来拆解。“住”是动词,“持”也是动词,那么两个动词组成的,应当也是动词才对。而早在几百年前,这个词也的确是被作为动词来使用的,意思是教化和传承

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开始在佛经当中发现了这个词,并且将其投入到广泛的使用当中去。在古老的《七佛经》中就有关于住持的记载。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各地也开始纷纷兴建起了寺庙,铸造佛像,在这么多的寺庙里,德高望重之人我们称之为方丈,但却也需要一个人来打理寺庙当中日常生活的各种琐事,毕竟寺庙也算是一个“公司”或者是“组织”,总是需要一个管理者的,否则寺庙就算修建的再华丽、再引人注目,也不可能长久。

由于寺庙的特殊性,寻常之人不能轻易踏入,更别说长期为寺庙主持工作了。

所以慢慢的,人们开始想着从寺庙已有的那些和尚里出发,选拔出有能力有地位的人来掌管,这样寺庙才能长治久安,管理才能井井有条。

而在这其中,最为著名的还是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因为这位禅师开辟了一个先河,那就是制定了关于寺庙的规定和各项制度,名为《百丈清规》。

这份文书的存在,让此后万世的寺庙管理都有迹可循,有法可依,而里面也明确提出了一点,那就是寺庙的最高管理者不是别人,就是“住持”。

身为住持,顾名思义就是寺庙的大家长,要主持寺庙内的一应事务,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职务已经被推广到了全国,也难怪我们会在《甄嬛传》中的甘露寺看到住持静岸师太了。

住持要管理寺庙的经济,比如日常开支用度,还有统计每次收了多少的香火钱,与此同时,还要管理寺庙当中的大小事务,维持秩序,是个劳心又劳力的活。

不过,就算是想做这份工作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住持的身份需要得到众人的认可才行,不是谁相当就能当的,只有得到授权和认可的住持,才能够管理好寺庙,让寺庙的和尚们信服。

其实简单来说,方丈和住持在本质上,都是寺庙当中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们的身份地位应当是十分相似的;

但不同的是,方丈并不是每个寺庙都会有,只有一些影响力和规模都比较大的寺庙才会设立方丈,有的方丈还身兼数职,管理许多个寺庙,而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也不是像住持一样管理寺庙的琐事,而是传授佛经,弘扬佛教文化。

从这一点上来说,方丈更像是学校的书记或者是名誉教授,而住持则是一个事必躬亲的校长。或许,住持历练多年之后就会顺利晋升为方丈,就好像是“校长”被提拔成了“书记”。

虽然我们都是坚定地唯物主义者,但我们也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尤其佛教是在中国延续了许多年的传统教派,其教义和清规也应该被我们尊重。

无论是方丈还是住持,都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中衍生和演变出来的文化,值得被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希望在未来,寺庙的方丈和主持们能够考虑的不仅仅是寺庙本身的发展,而是如何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