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根机械臂、两根摇杆、一台VR眼镜、一个4K 3D镜头和一个可随意切换工具的辅助器,就可以让医生在千里之外就进行一场远程手术。

其机械臂能让医生的每一丝动作都放缓2~10倍,从而极大提升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精准性。让一些拥有丰富临床经验,但碍于年事已高而手抖不稳的老医生们重新获得重登手术台的奇迹。

这就是索尼最新研发的显微外科辅助器,在此前索尼利用此器械进行过一次“玉米手术实验”,从利用机械臂剪开伤口,到两个机械臂相互交织,穿针引线般将玉米的伤口完美缝合,充分验证了机械臂完美可靠的稳定性。

在今后,索尼的这台显微外科辅助器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有没有研发出同样先进手术方式呢?

索尼的成就

索尼是世界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公司,企业秉持不断引领人类科技突破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始终坚持走在人类科研一线前沿。这一次索尼将目标放在了医疗领域,并推出了最新研发成果——显微外科辅助器。

这款辅助器的作用是可以协助复杂高难的超显微外科手术,这是一个高度专业化领域,外科医生需要在细如针尖的血管和神经上进行手术,整个过程容不得丝毫差错。对医生的双手稳定性以及精神凝聚力有着严苛的考验,通常情况下医生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此类手术,以降低手术的失误率。

而这款显微镜外科辅助器的推出,可以有效降低超级显微镜外科手术的操作难度,对于医生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的标准门槛也将有所下降。它能协助医生在直径小于1毫米的血管和神经上进行手术,只要拥有充足的临床经验,任何资历深厚的医生都能借助显微镜外科辅助器进行复杂手术。

可是这款外科辅助器究竟是如何神奇抹除超级显微镜外科手术的严格要求的呢?仔细观察外科辅助器整个实验过程,医生通过两根操作杆,可以同步控制两根手术机械臂,只需手指轻轻一捏,机械臂就会立刻随之剪切,并且整个过程中医生的动作会被缩小2~10倍。

整根机械臂的关节处,都被索尼进行了重新设计,摩擦系数一律改为最低,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整个手术过程尽显平滑流畅,完全不会存在机械臂发抖不稳的现象。

机械臂能帮助医生进行将针插入微小血管、拉线等高精度任务,并且能在10秒内切换剪刀、镊子等工具器械并返回操作现场,尽可能减少更换工具对手术造成的干扰。

索尼的相机和显示技术扬名全球,这款显微镜外科辅助器也搭载了索尼目前最先进的小型立体 4K 3D 索尼镜头以及一个4K OLED屏幕的VR护目镜,其显示效果放眼全球也是独处一档。医生通过VR眼镜能够实时看到高清3D沉浸式画面与4K HDR的人体组织细节,其综合体验就好像将医生缩小数百倍,直接走进血管神经之中。

加州大学脑瘤研究中心研究员Hisako Hara 博士在观摩了这款显微镜外科辅助器后,对其能力表示高度认可与钦佩。的确,作为同类型产品中唯一一台能自动切换不同工具的机器,该产品的问世绝对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它将外科手术的精细度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今年2月,索尼为了检验超显微外科辅助器的实际效果,找到了两位整容手术医生在阿智医科大学 (AMU) 进行了一场测试。这两位整形医生此前并未参与过任何显微外科手术,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但结果显示,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通过索尼的外科辅助器对两根0.6毫米的动物血管进行缝合。

之后索尼又公布了玉米粒缝合手术的些许镜头,从拍摄视频来看,整个手术过程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机械臂完全没有出现任何细微抖动,最终在玉米伤口上实现完美缝合。

在此之前关于超显微外科手术,即使是再资历深厚的医生也要经过长达数月上年的培训,才能彻底掌握这项技术。而索尼的显微外科辅助器不仅在技术上实现创新,在应用前景上也展现出了无穷的潜力,日后随着技术完善和成本降低,这款手术辅助器一定会走进亿万个医院手术室,成为医生救死扶伤的得力助手。

中国的医疗技术

那么我国的医疗技术近些年又发展如何呢,能否做到与索尼的显微镜外科辅助器所比肩?答案当然是有,比如近些年来国内最为知名的5G超远程手术,就能做到远跨万里对病人进行医治。

所谓远程手术,就是医生可以通过高速互联网以及先进医疗设备,在千里乃至万里之外对病人进行手术。目前世界上超远程手术最远间隔距离是直线3900公里,来自于我国2022年南京和新疆之间进行的一次远程手术,这次案例证明我国远程手术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全国覆盖了。

远程手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范围,抹除了地区之间的医疗资源差异,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手术将自身技能与知识传播到偏远地区。对于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当消除了转院和长途奔走的过程,患者的治愈率也会大大提升。

远程手术是基于5G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在高速率、低延迟的网络帮助下,远程手术才能突破延迟限制,让万里穿针成为现实。

5月28日,复旦大学葛均波院士团队在上海进行远程手术操作,目标患者在5000公里之外的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最终手术在医院的导管室顺利完成。这是全球范围最远的心血管介入手术,标志着我国5G远程医疗技术和血管介入机器人技术高度结合,同时也展现了上海在先进医疗领域的探索和创新。

这位新疆患者是一位53岁的男性,一月前因急性心肌梗塞已经接受过动脉支架植入术,但进入胸痛频发难以忍受,于是前往喀什二院就诊。院长陈尉华与心血管内科主任陈庆兴联合检查后,认为患者病情复杂严重,治疗起来相当棘手,于是邀请葛均波团队亲自会诊。

葛均波团队是国内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先行者,2023年以来联手喀什二院进行了多次5G远程机器人辅助介入手术均顺利成功。

本次手术从早上8:35开始,到10:10顺利结束。整个手术过程完全符合预期,机器人手术操控效果出众、递送准确、葛院士一边操刀手术,一边于新疆当地医生展开深入交流,对每个技术细节倾囊相授,一番交流下来受益颇深。

在全国各行各业自我革新、多点开花的同时,医疗科技作为民生之根本,理应承担起社会创新主体的橘色,引领各行科技企业走在创新前沿。

2022年5月举办的创新医疗科技圆桌会上,超过一半的企业家用“生存”、“破局”、“不确定”等字眼词汇来描述当前医疗企业大环境的压力。一种企业家均感到未来创新实践的窗口正在缩小,这反映了两个方面,一是医疗技术进步加速、二是行业竞争趋于激烈白热化,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只有行业竞争产生压力,才能带动龙头行业进行创新进步。回顾历史,中国医疗科技企业在短短几年内便实现从低价进口替代品到同类最佳品的蜕变,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世界医疗科技日渐精进的现状下,切莫固步自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