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6年,咸阳城外的杜邮亭里,使者送来秦王的加急诏书:白起同志自绝于人民,勒令自杀。

满腔悲愤的战神仰天咆哮道:我何罪于天,竟至于此?恍然间他又仿佛想明白了什么,自嘲道:对呀,我早就该死了。长平之战,我坑杀赵卒45万,活该有此结局。

说完之后,这位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能当百万兵的战神,便永远离开了大秦人民。

一、白起死于功高震主?

后世一般都把白起的死定义为功高盖主,这个原因肯定是有的,但却不是主因。

因为在白起被杀的时候,他已经被秦昭襄王解除军权,贬为士卒了。一个没有兵的战神,再能打,又能对秦国构成多大的威胁呢?要知道,战国时期的秦国是轻易不会杀功臣的。

这一切还得归功到商鞅同志身上。商鞅变法虽然使秦国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是作为代价,他牺牲了秦国的整个文化产业,导致秦国本土的人才出产率几乎为零。

秦国想要强国安邦,就必须从山东六国进口人才。既然要进口人才,那你至少得保证人家不会被兔死狗烹吧?不然谁敢投你老赢家的简历?

当年秦惠文王杀商鞅,无论有多少迫不得已的理由,在外来人才眼中,这都是一次严重的合同违约!这种事情要再来上几次,以后谁还敢入秦?

为了修复这方面的信誉缺失,此后的秦国对于外来人才,一般都会尽最大可能让他们平稳落地。比如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武王时期的甘茂,虽然最后都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但秦政府并没有清算他们,而是选择让他们离开。

再比如秦昭襄王时期的范睢。光是王稽和郑安平的事,都够他死十次的了。但赢稷最后还是没有杀他,依旧选择让他平安落地。

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维护秦国的信誉嘛!

杀白起这件事情,对于秦国的信誉又是一次重创,不到万不得已,赢稷是不会这么干的。仅仅是因为功高盖主,是解释不过去的。若真的只是功高盖主,完全可以像魏武侯对付吴起一样把他赶走嘛!而且你也不用担心白起在国外会对秦国造成威胁,因为三晋和楚国被白起割了上百万颗人头,就算他们想用白起,也得问问军心民意答不答应。至于齐国和燕国,他们连田单、乐毅都没用好,又怎能容得下白起呢?

秦昭襄王之所以冒着征信下调的原因,也要干死白起,一定有其他原因!

二、出身是原罪

我们说到秦国军功爵的时候,一般都会认为是砍人头,记军功。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肤浅的理解。

秦国的20等军功爵里头,只有最低等的那三个爵位可以靠单纯的砍人头来升迁。等你把这三个爵位刷满之后,往后的晋升难度将会呈现几何级别的上升。他不仅会考核你到底砍了多少个人头,还会考核你的团队战损比,以及队伍中有没有人当逃兵,如果其他的KPI指标不合格,就算你砍了人头也没用。越往上,这个团队的规模就会越大,它的考核难度就会越高,比如攻城时你指挥的部队损失是否超过法定限额,部队中完成KPI指标的人数是否达标。

商鞅在设计这套体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人能够把20级全部刷完。

因为按照这套游戏规则,想要打到最后一关,至少得砍掉100万颗人头才行啊。在商鞅之前的历史上,根本就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秦国的军功体系是商鞅根据从前的经验制定的,他根本没想到后来的战争烈度会这么可怕,动不动就是百万人级别的兵团大会战。他更没想到,以后居然有人真能割满100万颗人头,所以白起的存在就相当于秦国这套游戏系统里头的一个大bug。

100多万颗人头啊,多少秦人的人生会因为白起而改变。也许在这些人心中,能带他们发家致富的白起才是永远滴神,秦王算什么东西?

更可怕的是,秦自商鞅变法之后,抛弃了所有礼义廉耻。国民唯利是图,谁能让他们发财,他们就跟谁走。为什么说秦国六代没有昏君呢?因为昏君在秦国根本就坐不稳嘛。

只要你能带他们发财,你是不是外戚,不重要。你是不是姓赢,不重要。你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也不重要。

中国第一次外戚干政出现在秦国,中国唯一一次商人当国出现在秦国,这偶然吗?

所以,白起对于秦王的威胁,不是他的兵权,而是他能够带大家升官发财的能力。只要这个人不死,他就永远是个威胁,不是说解除兵权就能了事的。秦国的这套体制,千百年来独一份,所以白起的功高震主跟后世岳飞式的功高震主完全不是一回事。

赢稷的老妈宣太后一介女流能在秦国当权40年,白起要负80%的责任。

为什么呢?

白起是楚国移民后裔,他是楚人宣太后和楚人魏冉扶持起来的,是楚系势力的核心成员。只要这个楚系小团伙能为老秦人谋福利,大家才不在乎咸阳宫那张椅子上面坐着的是不是个女人呢!

白起死的时候,宣太后和魏冉已经作古10年了,可楚系势力还在,后来秦始皇铲除嫪毐都得靠他们,可见这帮人是何等的树大根深。更可怕的是,秦国下一任接班人安国君的老婆华阳夫人就是个楚国人哪,万一她跟白起搅和在一起,铁定又是一个宣太后了。彼时赢稷已经是70出头的人了,随时可能比白起先走一步。他赌不起!

三、坏事都是白起干的

那也可以留着白起呀,要是自己先他一步走,大不了让他殉葬,要是他先自己一步走,不就可以避免骂名了吗?没必要这么急着弄死他!

白起之所以死得那么急是有原因的,他自己就说得很清楚了:长平之战他坑杀了数十万赵国降卒,缺了大德。

这件事情到底是白起自作主张,还是秦昭襄王暗示,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无论如何,此事的负面后果是很严重的。他虽然坑杀了赵国的有生力量,使得秦国在战术上获得了极大的优势,但同时也让他在战略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这么惨绝人寰的事情,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不杀降卒,那是各国约定俗成的规矩。你开了这么个坏头,以后谁敢投降,非得跟你死磕到底不可。日后秦国东出,面对的阻力将会十倍百倍于从前。所以白起不能活着碍眼,因为人们一看到他就会想起杀降的事。

同时,秦国必须得跟白起做个切割:别误会,坏事都是白起自作主张干的,跟我们大秦没关系,大家不要怕。

文史君说

白起的死因,说到底还是由当时秦帝国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格局再加上国际外部压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后人司马迁说他死而非其罪,真是一针见血。这道理用在生活中同样适用,有时候你倒霉,可能并非你做错什么,而是你所处的环境使你不得不如此。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白起列传》。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