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上海报道】3月21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一周年”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临港新片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以来,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333亿元,同比增幅2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2亿元,同比增长10.3%。

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介绍,招商方面,长电科技、舜宇光学、特斯拉储能多个百亿能级项目成功落地;ASMPT、李斯特、波士顿科学等外资项目纷纷签约。2023年落地前沿产业招商项目109个,涉及投资额1007.6亿元。

根据临港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结合未来产业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市场前景,临港着力构建未来智能产业集群、未来能源产业集群、未来健康产业集群和未来空间产业集群。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其中在未来智能产业方面,临港通过“滴水湖AI创新港”建设,全力打造未来智能产业重要集聚地。聚焦通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赛道,引进智元人形机器人、中车艾森迪水下机器人等项目;做大智算产业,临港已经引进商汤、移动、联通、电信、有孚等智算中心,总算力超过3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近80%;打造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体系,到2025年,建成全国首个“数据通全路、云网联全车、智能赋全城”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

未来能源产业方面,一是生态培育,特斯拉储能计划于年内完成试投产,达产规模近40GWh,临港将围绕特斯拉储能强链补链,提升储能产业集聚度。二是场景撬动,临港已成功招募第一批聚合商,推动虚拟电厂的精准响应。同时支持新型储能项目示范应用,并鼓励依法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推动开展滩涂小规模风电制氢,打造绿色低碳的示范区。三是推进技术攻关,借助能量奇点的落地,预研新型核聚变能源系统技术,研制实现可控、持续核聚变的托卡马克装置,推动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的发展。

未来健康产业方面,一是坚持原始创新的培育。充分发挥临港实验室、顶科实验室的作用,加强基因和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AI辅助、高端医疗影像等产业赛道布局。二是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好科创驿站、飞镖加速器等创新孵化平台,联合中科院有机所、联合实验室,用好临床研究型医院(拟)等优势资源,孵化培育更多像光脉医疗一样从临港生、在临港长的“本土”企业。三是坚持围绕高端“研发+制造+服务”产业布局,聚焦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影像设备、生物大分子药、小分子化药等细分领域,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

陆瑜还提到,未来空间产业方面。一是航空领域,临港已形成了整机总装、机体结构、复合材料、动力系统等产业集群,引进了上飞制造、航发商发、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三角防务、中建材等项目。未来,重点推进国产大飞机批量化生产,推动总装及机体结构就近布局,强化复合材料产业优势,加快推动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制,新增布局机载系统研制及测试。二是航天领域,临港已经集聚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领域创新平台2个,国家、省部级实验室4个。积极推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突破卫星批量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基本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力争建成国内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