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红楼:林黛玉下世后第一次还泪

提到林黛玉,不少读者对她或许都有这样几个刻板印象:爱哭,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才貌兼备,体弱多病。也有人因此不喜欢林黛玉,觉得她不适合做女朋友,太矫情,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哭,简直就是个“情绪黑洞”,谁要有这样的女朋友,还不得被折磨死啊。只能说,这么理解

红楼梦:贾环到底坏不坏?王熙凤的态度给出了答案

《红楼梦》二十三回通过贾政之眼对宝玉和贾环做了一个比较: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眼前,神采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亲爹看贾环尚且如此,这位荣国府三少爷的形象算是彻底立不起来了。贾环出场时,常常伴随的是被嘲笑、被嫌弃、被排挤、被无视。活像

《红楼梦》赏析 对事情不同的反应 反映不同的品行修养

第二天是芒种节,芒种是个标志春夏之交的节气,传说到这一天花神退位。所以就有了给花神饯行这样的风俗。芒种节送花神,是那个时代金钗们的时尚。是豪门少女的节日,闺中少女把芒种节看作是一桩盛事,大观园女孩都早早起来,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送春。她们为了抢这最后一抹春

晴雯是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是慧娘的女儿,证据就在五十三回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是晴雯判词的第一句。前四字意为雨后即出明月,难得一见,这句话应出一个“晴”字;后四字是说美丽云霞也容易飘散,彩云并不是在说彩云,而是在说彩纹似云霞,两云成彩就是一个“雯”字,晴雯的名字就是这么起的。光风霁月,也是传统用来比喻一个人品格高

玩笑都是真的吗?看《红楼梦》里林黛玉她们的玩笑就知道了

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开玩笑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红楼梦》里也有许多开玩笑的场景,这里就随意选取几例,看看是不是确如弗洛伊德所说。先看林黛玉开过的几个玩笑。别看林黛玉留给人们的印象是病恹恹的特爱哭,其实她和

黛玉死亡之谜:还泪毕返太虚,贾母悲痛欲绝,一生心血化为泡影

贾府最后的中秋节,即七十五、七十六回宁荣二府主子们在大观园凸碧山庄的家宴,和以往的家宴比差别不大,但一股深深的凄凉已溢出文字之外。于是,众人铆足了劲儿说笑话、做游戏,从来不苟言笑的贾政都讲起笑话来了,大小宴会看不见的贾赦都兴致勃勃地鼓励子侄们作诗谈前途了,

元春省亲时为什么一定要见妙玉?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元春省亲时《红楼梦》初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从侧面反映荣国府的无限风光和奢靡无度,是荣国府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曹雪芹用“鲜花着锦”和“烈火烹油”来形容贾府专造大观园,以数百人的队伍迎接皇妃的浩大声势。元春见了贾母、贾政、贾珍、贾琏、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林黛

贾宝玉这么个货,真有能力改变贾家的命运吗?

当然有。宁荣二公的嘱托,警幻仙姑的重视,元春的谆谆教诲,你当他们都是闲得?每次我说到“继业”或者“继承家业”的时候,就会有读者来反驳我:“宝玉继承家业?你当贾琏是死了?”这样说的,是把“继承家业”和“继承官爵”混淆了。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嫡子继承制”的

少读红楼:袭人身上最大的优点

作为红楼梦里“戏份”最多的丫鬟,袭人虽然出身低微,但因为先后服侍贾母、湘云和宝玉的关系,她的地位和体面,比一般人家的小姐都要好。这也是袭人在母兄要赎她出来时,她坚决不从的主要原因,因为在贾府,她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而且刚刚崭露头角,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针锋相对的黛钗,后来却结金兰契,真的姐妹情深吗?

是的,真的姐妹情深。很多读者把钗黛二人看成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其实虽然没有“不共戴天”,这两人的确曾经敌对过,根本矛盾就是对宝玉感情的竞争——宝黛爱情尚未分明,缺乏信任,宝钗也误以为自己有机会。于是两个女孩子视对方为情敌。不过,钗黛对宝玉的感情,并不是同样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