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都是真的吗?看《红楼梦》里林黛玉她们的玩笑就知道了

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开玩笑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红楼梦》里也有许多开玩笑的场景,这里就随意选取几例,看看是不是确如弗洛伊德所说。先看林黛玉开过的几个玩笑。别看林黛玉留给人们的印象是病恹恹的特爱哭,其实她和

黛玉死亡之谜:还泪毕返太虚,贾母悲痛欲绝,一生心血化为泡影

贾府最后的中秋节,即七十五、七十六回宁荣二府主子们在大观园凸碧山庄的家宴,和以往的家宴比差别不大,但一股深深的凄凉已溢出文字之外。于是,众人铆足了劲儿说笑话、做游戏,从来不苟言笑的贾政都讲起笑话来了,大小宴会看不见的贾赦都兴致勃勃地鼓励子侄们作诗谈前途了,

元春省亲时为什么一定要见妙玉?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元春省亲时《红楼梦》初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从侧面反映荣国府的无限风光和奢靡无度,是荣国府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曹雪芹用“鲜花着锦”和“烈火烹油”来形容贾府专造大观园,以数百人的队伍迎接皇妃的浩大声势。元春见了贾母、贾政、贾珍、贾琏、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林黛

贾宝玉这么个货,真有能力改变贾家的命运吗?

当然有。宁荣二公的嘱托,警幻仙姑的重视,元春的谆谆教诲,你当他们都是闲得?每次我说到“继业”或者“继承家业”的时候,就会有读者来反驳我:“宝玉继承家业?你当贾琏是死了?”这样说的,是把“继承家业”和“继承官爵”混淆了。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嫡子继承制”的

少读红楼:袭人身上最大的优点

作为红楼梦里“戏份”最多的丫鬟,袭人虽然出身低微,但因为先后服侍贾母、湘云和宝玉的关系,她的地位和体面,比一般人家的小姐都要好。这也是袭人在母兄要赎她出来时,她坚决不从的主要原因,因为在贾府,她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而且刚刚崭露头角,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针锋相对的黛钗,后来却结金兰契,真的姐妹情深吗?

是的,真的姐妹情深。很多读者把钗黛二人看成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其实虽然没有“不共戴天”,这两人的确曾经敌对过,根本矛盾就是对宝玉感情的竞争——宝黛爱情尚未分明,缺乏信任,宝钗也误以为自己有机会。于是两个女孩子视对方为情敌。不过,钗黛对宝玉的感情,并不是同样坚

宝玉的底线是什么?简单2个字,却只有林黛玉懂他

《红楼梦》里宝玉是贾府的“凤凰儿”,身份无比尊贵,同时他又是豪门公子哥里的例外,不仅出生时衔了一块玉,还特别尊重包括丫鬟在内的女孩子。一般来说,宝玉与别人相处都是非常融洽的,乐意让大家都开心些。但他也有一道底线,是他绝不会退让的。这道底线,就是“自然”。这

《红楼梦》赏析 薛蟠过生日提前请客送礼 全家意在金玉姻缘

《红楼梦》中常常出现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情节。宝玉说了比较轻薄的话,正不可开交,突然袭人来说老爷要找宝玉把两个人的口角给刹住了。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由衷地佩服作者。如果不是说老爷找宝玉,宝玉不可能丢下黛玉去找薛蟠,宝玉怕政老爷,尽人皆知。贾政严肃,不假辞

《红楼梦》赏析 贾宝玉一片好心两头不落好初识南华经

史湘云要走,宝玉解释自己使眼色是为了你好,结果史湘云不买账,把他一顿奚落。宝玉来寻黛玉。被推出来。宝玉只叫好妹妹,呆呆的站在窗外。黛玉再次开门,宝玉进来问她为什么气恼。黛玉看到了宝玉给湘云使眼色,碍于当时多人在场,黛玉没有发作,这修养这风度真不愧是大家闺秀

林黛玉和薛宝钗穿衣的两次对决,后者和前者比,只能叫穷酸

曹雪芹在整部《红楼梦》(前80回)中,描写林黛玉衣服装饰的文字仅有两处:一处是第八回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在梨香院比通灵吃晚餐的那一场,通过宝玉之眼,说黛玉“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宝玉看她的装束,就问是下雪了吗?另一处就是四十九回芦雪庵赏白雪红梅一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