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清明》充分表现了清明时节阴雨绵绵,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情凄迷的感情,这与清明节的主题十分契合。
清明节又叫祭祖节,相传起源于2000多年前一对君臣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国外,他的随臣介子推屡次舍身救主。晋文公回国后却忘了封赏介子推,而介子推不图名利带着母亲隐居山林。待到晋文公想起来时马上遍寻这位随臣,但是介子推不愿意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逼出他,却阴差阳差致使介子推牺牲在了一棵柳树下。
晋文公悲愤不已,下令将放火烧山那天定为寒食节,全国上下禁止生火,只吃冷食。后来那棵柳树也没被命名为“清明柳”。
此后又融合了上巳节的一部分习俗,到了唐代逐渐独立出了清明节,是在寒食节的后一天。
忠臣的故事总是能流传千古,就像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一样。
百年难遇的清明节因何而来
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相比于往年提前了一天。从黄历宜忌来看,当天为诸事不宜。从十二建神来看,当天是破日,表示诸事凶险。
“十二建神”在《
四库全书
》中有记载,“以开、除、定、执、危、成六日为吉,其余六字建、满、平、破、收、闭,则是次吉、平或凶”。
另外今年还是无春闰年和甲辰龙年,60年一轮回才能赶上,所以这么多巧合赶到一起,说是百年不遇也并不夸张。
如此特别的清明节,传统讲究也挺多,首先是有5人最好要躲坟。
第一、身怀六甲之人。孕妇的身体和心理都处在特殊期,是非常敏感的。家里祖坟一般都是安放在较远的地方,道路崎岖、跋山涉水对于孕妇的身体是个不小的考验,稍有不慎则容易伤到胎儿。另外祭祖是一项庄严的仪式,过程中充满了哀思与悲伤,这样的环境并不适合孕妇,所以最好还是躲一躲。
第二、患病体弱之人。这类人由于各种疾病,身体条件很差,抵抗力也弱,正适合安心静养。上坟路途远、过程时间长,会让他们身心疲惫。悲伤的气氛更会诱发不少疾病的加重。所以千万要记得身体是第一位的,相信祖先也是希望家里后辈安康顺遂。
第三、朋友和外人等。通常家中如果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朋友都会到场帮忙的,也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但是对于祭祖这件事,参加的都家里的直系亲属,有血缘关系的后辈,大家通过这样的仪式来传承家族文化。朋友并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里。
第四、刚出生的小孩。刚出生的小孩要不要带去上坟存在一定争议。有的地区说要让祖先看看婴儿来表示后代祖孙绵延不断,家族兴旺。但是我的家乡没有这样的说法,大家都认为孩子太小不应该远行,另外小孩的哭闹声也会破坏祭祖那庄严的气氛,惊扰祖先的安宁。
第五、女婿。这是争议最大的一类人了。这里说的女婿不上坟是指不能去妻子家祖先的坟地。当然,这是古代的说法。因为从前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出嫁后就是夫家的人了,一切以丈夫为天,冠夫姓。所以丈夫是不会出现在娘家祭祖现场的。现代社会大家已经不太注重这样的传统,丈夫陪妻子祭祖也能体现对其重视程度。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当地的风俗习惯来。
祭祖还有那些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注意时间。
清明节祭奠先人一般都会选择在上午8点至下午3点,因为这个时间段阳气最重,尤其中午11点到1点之间最为合适。要避免在阴气重的夜间或傍晚去上坟。
其次,注意装着。
上坟时应该注意着装,不要穿大红、大紫等颜色过于艳丽的衣服,也不要穿奇装异服,更不要穿过于暴露的服饰,要保持衣服干净整洁。
我们的穿着不仅仅是对自身形象的体现,更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之情的表达。
最后,注意礼仪。
祭祖是一项庄严肃穆的仪式,是对先人表达哀思和怀念的场合。应该保持庄重的礼仪,站有站像,跪有跪像。不要嬉戏打闹,不能大声喧哗,打扰祖先安宁。
写在最后
在每一次的清明祭祖中,我们不仅仅是在追忆逝去的亲人,更是在重温家族的历史。每一座坟墓背后,都有一个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都承载着过去的时光与故事。在这样的仪式中,年轻一代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血脉相连的重要性,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清明节,这个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节日,不但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我们在祭祖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种精神,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希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