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比作一片夜空,那么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星群。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无疑群星璀璨,不管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一代又一代霸主的背后,少不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壮,而李牧就是这其中之一。 初出茅庐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在史书上的登场却并没有我们所普遍想象的那样“惊世骇俗”。 起初,他只是赵国一个戍守边关的小将领,负责抵抗北方时不时来侵扰的匈奴。 匈奴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大将都因为大胜匈奴而得以名垂青史,诸如蒙恬、卫青、霍去病等人。

大漠黄沙,金戈铁马,只是想想都令人心潮澎湃。相比起与匈奴人决一死战,李牧则是采用了完全相反的战略。 平日里厉兵秣马,严整军备,但当匈奴人来犯之时,他却退而不战,坚守堡垒,屡次让匈奴人扑空,无功而返。 虽然双方都没有太大的损失,但是李牧还是给人留下了“胆小”、“懦弱”的印象,不仅匈奴人如此,连远在朝堂的赵王也几次三番斥责他,可李牧不为所动,直至被召回。 高明的策略往往需要对比才能显示出它的过人之处,李牧对付匈奴的策略也是一样。 代替李牧的将领采取的就是正面对抗的方法,每来必战,但每次都伤亡惨重。

不出几年,边关一切的正常生产活动都无以为继,一度萧条荒凉。 其实,匈奴人本身就是游牧民族,行踪不定,居住地分散,他们侵扰边关只是为了掠夺粮食、钱财以保证自己族群的生存,如果想要大举消灭,需要集中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纵向对比,秦始皇、汉武帝之所以能在抗击匈奴这方面获得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大一统帝国的优势。 尤其是汉武帝正处在王朝鼎盛时期,国库丰盈,才能有卫青、霍去病重创匈奴的伟大功绩。 显然,身处在群雄并立的战国时代,赵国并不具备大一统王朝的任何优势。坚守阵地、闭关不出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意识到错误的赵王马上请求李牧再度出山,表示同意李牧的御敌方针,李牧答应了。

回到边关的李牧一如既往地闭关不出,自视甚高的匈奴人便放松了警惕。然而赵国将士却按耐不住想要与匈奴一战的心情,多次请求,终于换来李牧的首肯。 他部署下精兵良将,假装败退,诱敌深入,匈奴人果然上当,单于甚至率领大批人马袭击赵国边境,不料被赵军团团包围,一举歼灭。 经此一战,匈奴伤亡十万人,李牧从此威名远扬。不仅如此,他还乘胜追击,灭亡东胡,收降林胡,给赵国换来了数十年的安定。 王者巅峰对决 历史的车轮滚滚转动,秦王统一六国的步伐加快,一切都在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公元前244年,此时的赵国已然日薄西山。

赵奢、蔺相如、田单已死,老将廉颇逃亡魏国,从边疆回朝的李牧,不得不以一己之力,挽大厦于将倾。 长平之战失败,赵国元气大伤,但李牧的出现又将其颓势稍稍挽救。公元前243、242年,在他的主导下,赵国两次击败燕国,占领了不少土地。 但好景不长,公元前235年,昏庸的赵王迁即位,而秦国则在秦王嬴政的统治之下,开始了吞并六国的最后行动。 公元前234年,秦国派大将桓齮进攻赵国,一举便杀死了赵国大将扈辄,斩杀赵军士兵十万,并挥师东进,越过太行山,攻城略地之后南下直逼赵国都城邯郸。

兵临城下,情势危急,李牧再次被委以重任。他来到前线,再次拿出当年对付匈奴人的战术,坚守防御,避而不战,意图消耗秦军的战斗力以逼迫其退兵。 桓齮多次诱敌均不成功,秦军未免有些松懈,李牧立刻抓住时机,指挥赵军反扑,打了桓齮一个措手不及,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李牧也因此被封为“武安君”。 第二年,秦军再次来犯,秦王嬴政甚至亲率主力攻击赵国腹地。李牧沉着应对,不紧不慢,采取南守北攻的战略,于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南部)交战,大破秦军。 这是李牧的最后一次胜仗,也是赵国被灭国前的最后一次。 公元前229年,赵国遭遇天灾,秦国趁虚而入。这一次,李牧的对手是秦国两员虎将——王翦父子。

这两位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可谓是立下过汗马功劳,即使称为“战神家庭”也不为过。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王翦深知李牧擅长防守,也知道李牧不死,赵国难以战胜。 在几次对阵未取得进展之后,他果断放弃了正面交战的想法,转而采取离间计,重金收买了赵王迁身边的大臣,让他们进献谗言陷害李牧。 不出王翦所料,赵王迁对于“李牧即将投降秦国”的谣言深信不疑,立刻派人替换了李牧的职务,并趁其不备将他逮捕回邯郸,随意安插一个罪名后,将其杀害。 两个战神对决,表面上看王翦胜之不武,但大国间的较量本是以结果为主,大家各为其主。 英雄落幕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公元前228年,王翦率领秦国大军攻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实质上灭亡;公元前222年,秦国俘虏外逃的赵国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可以说,李牧的死亡,不仅是他自己的一曲哀歌,更是给赵国敲响了丧钟。 如果李牧不死,或许还能够阻挡秦国东进的步伐,放缓统一的进程,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更没有假设。 宋代徐钧有《李牧》诗云:良将身亡赵亦亡,百年遗恨一冯唐。当时不受谗臣间,吕政何由返故乡。 对于李牧,后人对他的评价极高,将他奉为“军阵之神”。但排兵布阵只是他杰出的军事才中的一个方面。 有人认为,李牧是战国不可多得的军事全才,从史书上记载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来看,他多次重创敌军未遭败绩,若非小人挑拨,王翦能否拿下赵国都是未知数。 历史长河悠悠而过,前代先人只留下史书上的寥寥数笔,空留无限的遐思任后人评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