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为清朝名医王清任之名方,首次见于《医林改错·下卷·瘫痿论》,由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川芎共 7 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苷类、苷元类、蛋白质类、氨基酸类物质是补阳还五汤中药物的主要成分,该方的现代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血栓、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炎症水平、抑制细胞的凋亡等。
近 10 年来补阳还五汤研究热度居高不下,临床试验研究的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领域应用广泛。
创伤骨折
骨折即骨的连续性中断,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活动受限,骨折处常有压痛,断端处可扪及骨擦音。
骨折归属于中医“骨折病”范畴,骨折病以“瘀去、新生、骨合”为理论指导,临床治疗中初期以活血消肿止痛为法,中期以续筋接骨为法,后期则以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为法。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扶正祛瘀之功效,临床常应用于各种骨折病。
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可降低血液中 D-二聚体水平,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术前应用无明显并发症,并且能够防止创伤骨折后血栓形成。
通过观察兔的人工骨折模型,认为补阳还五汤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与加快骨折部钙盐沉积和骨矿化相关,此外,该学者还认为,补阳还五汤具有良好的改善骨折部抗压缩载荷的功能,并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骨矿盐、骨胶原的补充调节作用相关。
上述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不仅能够改善骨折初期的血液循环状态,对于术前应用及术后并发症均有明显疗效,还能够在骨折后期促进骨折处的愈合,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仍需进一步研究。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发生在临床十分常见,为全部下肢开放性骨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常常由于高能量损伤导致,易合并软组织感染、骨不愈合、脓毒症等,可导致截肢、休克及死亡等不良结局。
补阳还五汤能够促进骨折创面愈合,并推测其机制可能与膝关节内炎症水平下降导致创面感染几率减低相关,对于补阳还五汤通过何种机制促进骨折愈合,是否与炎症水平或钙盐沉积加速骨化有关,目前暂无研究能够提出有力的证据。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的部位位于股骨颈基底部与股骨小粗隆之间,常见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为其常见诱因,手术治疗常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短期死亡率。
然而,部分老年患者的身体基础状态在围手术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许多患者因此不得不放弃手术治疗,转而寻求保守疗法。
补阳还五汤组术后的 Harris 髋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凝血功能、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
研究认为,补阳还五汤可能具有改善缓解疼痛、改善循环、改善骨代谢的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中药熏洗联合补阳还五汤内服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仍需进一步探索。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占全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一半以上,其最常见的部位为胸腰段脊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脊柱后凸及侧弯畸形等。
骶骨 U 形骨折
骶骨 U 形骨折是骶骨骨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常由于高能量冲击导致,临床并不常见,常可合并马尾神经损伤及髋关节动静脉破裂等,可导致下肢瘫痪、二便失禁、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使用骶管减压髂腰螺钉内固定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的方式,治疗一例孤立性骶骨 U 形骨折合并马尾神经和骶神经损伤的患者。
结果表明,术后1年后患者下肢部分肌力达到4级,下肢皮肤感觉及腱反射恢复正常,大小便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目前临床上普遍将补阳还五汤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处理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复杂问题,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探究补阳还五汤在一些疑难杂症的作用机制,或许能够成为更好的突破口。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胸腰椎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导致多种严重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疾病预后往往不尽如人意。
实验研究认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大鼠损伤脊髓的微环境,为轴突再生和神经纤维修复提供条件,补阳还五汤灌胃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能调控脊髓损伤后 Notch 信号通路和 Nogo-A 的表达,促进损伤部位轴突修复再生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以上研究均认为,补阳还五汤对于脊髓损伤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据支持。
然而,临床上脊髓损伤患者病程长、疗效不佳的情况长期存在,通过更多高质量试验证据,探索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及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仍需进一步努力。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多学科联合治疗脊髓损伤比单一疗法效果明显,如何通过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确定应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正在成为热点问题。
骨折后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并发症之一,由于骨折后制动、创伤及手术等多因素的影响,围手术期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进而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治疗前后两组的凝血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认为,补阳还五汤联合五苓散加减可有效提高骨折后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组的 PT、APTT 长于对照组,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在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应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加减可更好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补阳还五汤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加减可提高疗效。
以上两项研究结果均表明,补阳还五汤联合五苓散能够中药熏洗联合补阳还五汤内服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有效治疗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然而,对于该治疗方式能否改善骨折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争议。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单一或多处椎管狭窄,进而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一系列腰腿酸胀疼痛麻木、大小便失常、间歇性跛行等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临床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日益增加,KOA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给全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组在 WOMAC 评分和关节积液中TNF-α、MMP-3 水平方面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熏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加味补阳还五汤灌胃治疗兔膝骨关节炎有效,并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补阳还五汤中药物成分对 Bcl-2、Bax 蛋白表达的调控相关,进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组TNF-α、MMP-3 及 PGE 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认为补阳还五汤结合手法推拿、温针灸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进一步减轻炎性反应。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延缓血管神经病变、降低截肢率为治疗目标。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加速溃疡愈合时间、缓解疼痛、降低皮肤温度,且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截肢的概率。
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组的 VAS 评分、胫后动脉内径、胫后动脉血流速度、创面愈合率及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研究认为,该治疗方式能够缓解疼痛,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状态,加速溃疡创面愈合,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截肢的风险。
以上两项研究均认为,补阳还五汤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具有降低截肢概率、缓解疼痛、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然而,该治疗方式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并发症等仍需进一步探索及验证。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常由创伤、酗酒、激素使用、辐射及脂质代谢等诱因导致,具体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患者常可出现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髓心减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果表明,患者术后的 HHS 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髓心减压联合植骨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认为,股骨头坏死体积的大小及具体坏死部位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同时患者个体差异明显,坏死体积大或在外上象限发生病变,则患者的预后较差,股骨头坏死患者需早期进行有效治疗来延缓病程进一步发展。
研究认为,补阳还五汤内服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手术能够改善减压通道周围血运状态,促进新骨形成,激活了股骨头自身修复机制,并改善股骨头内的微观力学结构,能够有效预防及减缓股骨头塌陷。
以上三项研究通过不同角度分别阐释了补阳还五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预后影响因素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如何进行有效干预,实现延缓甚至逆转股骨头坏死塌陷、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仍是骨伤科领域的一大难题。
早期距骨坏死
距骨坏死常由踝关节创伤发展而来,距骨骨折或塌陷后,血供恢复不良,导致缺血性坏死,临床常应用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暂时缺乏证据学支持。
中药口服联合铍针针刺治疗早期距骨坏死的经验,认为早期距骨坏死的主要病机为瘀血阻络,筋骨失养。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以椎间盘及颈椎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基础,邻近组织损害,导致脊髓压迫及供血障碍,进而出现颈部不适、胸腹束带感、肢体乏力麻木等神经、脊髓功能损害,甚至二便失禁、躯体瘫痪等严重后果。
临床治疗具有难度大、疗效不确定、病情易反复等特点,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目前普遍认为应以减轻症状、延缓病程进展、加速脊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为原则,具体有效治疗共识及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
治疗组患者 JOA 评分、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认为,补阳还五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留症状作用明显,能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配合补阳还五汤薰蒸治疗 30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末次随访结果表明,JOA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满意。
通过抑制机体内糖蛋白130和 IL-6 蛋白表达及 PI3K/AKT 和JAK2/STAT3 信号通路磷酸化起作用。
脊髓型颈椎病常常因神经功能受损而伴有较为严重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临床治疗难度大,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膝关节置换术后肿痛
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手段,由于手术本身的创伤出血等原因,术后常常出现关节肿痛,临床常使用抬高患肢、低温物理治疗、止痛类药物等方式消肿止痛,临床疗效可。
此外,中医药因其简便、低廉、效用等优点,在膝关节术后肿痛的应用也逐渐增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补阳还五汤具有明显的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围手术期间降低术后肿痛等并发症,疗效得到肯定。
骨质疏松症
中药熏洗联合补阳还五汤内服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骨质疏松症的特点为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临床上常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该病与年龄密切相关。
临床治疗以增加骨量、预防骨折为原则,目前临床常使用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两类,目前临床疗效确切。
目前暂未发现补阳还五汤治疗单纯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临床试验,而对于OVCF 的研究较多,二者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对于探索补阳还五汤治疗单纯性骨质疏松症的具体作用机制,或许能够提供帮助。
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治疗多种骨折疾病及其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腰椎管狭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糖尿病足、骨坏死、脊髓型颈椎病、膝关节置换术后肿痛、骨质疏松等骨伤科常见疾病。
具有止痛、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流状态、预防血栓、改善骨代谢、减轻炎症水平、改善脊髓损伤微环境、加速溃疡创面愈合、促进神经修复等作用,诸多学者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证明,补阳还五汤在骨伤科领域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
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然而目前对于补阳还五汤在创伤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暂无有效的证据支持,尤其对于存在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创伤骨折患者,能否长期应用补阳还五汤,目前暂无统一共识。
补阳还五汤联合五苓散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多种研究证实有效,然而凝血功能是否受到影响,仍然存在争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