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2月21日晚报道:记者从东莞多家医疗机构了解到,在近期的春节假期后返工路途中,出现了多名因为长时间坐车导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有3人不幸身亡,连续坐车时间都在20至30小时。这种疾病常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而肺栓塞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重在预防,久坐须适当活动。

“经济舱综合征”不只限于飞机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类似案例还不少。

去年7月,52岁的胡阿姨与家人一起乘坐了30小时小汽车返回广州,由于同行人员较多,空间狭窄,刚抵达广州便“砰”的一声倒地昏迷,送医时已无呼吸和心跳。主治医师分析她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坐车,脱落,导致肺栓塞。经过2小时的多学科连续抢救,胡阿姨终于脱离危险。

另据光明网去年8月10日报道:深圳大学总医院近期在深夜接诊了一名刚下火车就心跳骤停的小伙,检查后诊断为“危重型血栓性肺栓塞”。所幸经急救已脱离生命危险。

家人表示,小伙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这次是一个人坐火车去深圳打工,大概坐了5个小时。经过进一步了解,医生得知小伙之前打工非常辛苦,经常凌晨3点才睡觉,出发前已有的情况,但去当地医院检查说基本正常。没想到这次坐火车,久坐后突发肺栓塞。医生推测可能是“经济舱综合征”。

所谓“经济舱综合征”,指的是乘客长时间坐在狭小的座位上,腿部血液流通不畅,形成凝块,凝块流动进入肺部血管时,引起肺动脉栓塞的致死性疾病。由于此病例开始大部分发生在座位比较狭窄的经济舱,因此把坐飞机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生的静脉血栓栓塞称之为“经济舱综合征”。

“当今社会,‘经济舱综合征’早已不局限发生在飞机上,日常生活中长时间坐车、打麻将、伏案工作等引起下肢长时间静止不动而形成血栓的情况,也属于‘经济舱综合征’的范畴。”浙江医院血管外科毛生元医师告诉记者。

医生提醒,久坐须适当活动

浙江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蔡国龙介绍,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容易与心梗或者肺病混淆,因此误诊漏诊率高。

哪些人容易被血栓找上门?蔡国龙表示,长期不动的人群要格外小心。“如小腿骨折或脚踝扭伤者、手术后必须卧床者、孕妇尤其是坐月子期间的女性,还有坐长途汽车或飞机的旅客、经常打牌的棋牌爱好者、打游戏废寝忘食的网游爱好者等,这部分人群长期坐着或躺着,血流速度要比每天经常活动的人慢,更容易出现静脉血栓。”

另外,肥胖者往往血糖和血脂都高,所以血液会更黏稠,易形成血栓。经历过大手术或身体发生过大创伤的人群往往失血较多,且血管都会有损伤,所以身体会启动凝血机制,导致血液中容易形成血栓。

医生提醒,长途旅行要注意补充水分,及时改变坐姿。在飞机、火车上久坐后可适当加强脚部的活动,如果自行开车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下车活动筋骨,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

极目新闻综合广州日报、光明网、潮新闻

(来源:极目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