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死前说:“皆诸臣之误朕也。”崇祯就是想逃跑,也找不到一个可靠的武将带着他一起逃。东林党根基在南方,北方完蛋正符合他们在南方的利益。所以崇祯最悲哀的地方就是,东林党有头有脸的人都跑了,剩下一群炮灰。崇祯是最后一个知道李自成打到京城的人,也是最后一个知道满清已经破山海关,进京城的人。所以,崇祯说群臣误国,不是没有道理。但最根本的还是,崇祯自己没有治国能力。

万历、天启为崇祯留下了很多人才,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赵率教、高杰、洪承畴(无奈投降)等等,这些人几乎在领略守卫辽东的时候清兵根本占不到便宜,只是让我很气愤的是每个良将一取得胜利都会被替换掉,取而代之的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或者胆小如鼠的如袁应泰、杨镐等辈,而背后实际上都是魏忠贤及其余党这些宦官在陷害忠良,反映了崇祯帝实际上在用人上也是相当不当的还有明朝末年宦官专权的现象。实际上当时清军里厉害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还有具体的战将如豪格、多铎等等,在碰到上述良将的时候都不能进取,只能等陷害了这些良将的时候才得以进取。

崇祯当皇帝时,名将如云将星闪耀,并不比明朝开国时差,一流将领有卢象昇,孙传庭,孙承宗,陈齐瑜,周遇吉,曹文诏。二流将领有袁崇焕,洪承畴,祖大寿,毛文龙,吴三桂,但这些将领要么被崇祯罢官,要么将其手下军队拆散,要么屡次下狱,要么不拨粮饷,总之各种神操作,崇祯为后金统一天下做出了杰出贡献。所有末代皇帝中条件最好的就是崇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钱可以逼那些皇亲国戚,可是他没有,他逼的是孙传庭这样的人物无奈赴死,逼的是朝廷臣工不敢说话,逼的是那些将才站到了大明的对立面,这些人投靠满清爆发了战斗力。

崇祯自己不懂治国,又不放心让懂的人来。几个月就更换内阁,朝令夕改。其实学他哥啥事情不管都不会这么惨。从天启年的局势来看,完全看不出有暴死的可能。要是有人在天启年说大明气数已尽,百分百让人灭门,还得扣上细作的帽子。但是到崇祯十年以后,到处都在闹匪,这才是气数尽了。短短十年,连军阀都没有建立就灭亡了,白白便宜了满清。

明熹宗是和崇祯帝一样没有受过一天正式的治国教育,而且还是比崇祯帝更年轻时即位,但当时明朝也不见得怎么乱。崇祯在用人问题上最大的问题:不管这个人是否有才能,任职最长不到两年就换,让真正有才能的人无法发挥。崇祯帝做不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他最大的缺点。能人不是没有,不用或者用几个月,根本就无法发挥作用。如袁崇焕既然有5年的承诺,就让他干完5年,能造反?如李邦华任兵部尚书不到1年,就把京城附近的兵营弊政整顿的成绩斐然,只因炮击误伤就被下台。

崇祯杀了魏忠贤,造成东林一枝独秀,而魏忠贤才是真心为皇帝办事的。崇祯自毁长城,没有慧眼识人,而且猜疑心重,所以明亡的主要原因是崇祯,跟万历、天启相比水平真不是一个档次。明亡于崇祯这个看法还是靠谱的,毕竟大明是在他手底下运营了十几年,亡国责任当然赖他,不比秦二世即位短短半年就天下大乱,纯属背锅。崇祯的问题,一是勤于换相,朝令夕改,二是不知用人,对外用了袁崇焕那种早已过时的策略,对内剿匪的将领,竟无一个如韩雍般杀伐果决的人物。

崇祯真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猪一样的队友。他要是做一个普通的只会吃喝玩乐的昏君,明朝都不会那么快完蛋,要是做一个个人能力很强但经常用力过猛的暴君,明朝也能再活一段时间,因为那时候的朝廷还是有非常多十分靠谱的人,能力强的暴君加上靠谱的忠臣猛将,挽回局面的概率非常大。可惜,崇祯是个智商情商都离家出走,还一定要大事小情一手抓,天天瞎指挥到处祸害坑队友的勤奋昏君,他越努力死得越快。封建王朝的没落,从来都是和社会体制构架有关系,皇帝只做一件事,神化和巩固王权为了延续,而世家门阀等为了自身利益紧紧的巴结在皇权的周围摄取更大的好处,就这么样一个构架,早晚都是要崩溃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