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金山区枫泾镇韩坞村,一方方虾塘碧波荡漾,宛如镜面一般在绿色的稻田中铺展开来。虾塘边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腥味和水草的清新。

今年1月,枫泾镇韩坞村通过上海金邬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盘活闲置资源,将村域内360亩零散的鱼蟹塘升级改造,引入虾类养殖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图说:工作人员正在投喂饲料。枫泾镇供图(下同)

最近几天下午4时许,烈日仍挂在空中,合作社内的工人们则在虾塘边忙碌着,他们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奋力向虾塘中间抛撒饲料,动作熟练而有力。“我们每天投喂两次,根据虾的进食习性,分别在早上4点和下午4点。”据基地负责人章文勇介绍,在今年5月,基地投放了第一批虾苗。“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养殖,还是以试养为主,目前养殖了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两个品种。”

章文勇一边介绍一边捞起虾塘中的观察网。网内,这些虾的个头已经相当可观,体长约有10-15厘米,与成年人的大拇指一般粗细,外壳坚硬而有光泽,不停地在网中扑腾,显示出良好的健康状况。“目前在1斤30~40尾左右,到9月上市能达到1斤10~15尾,个头更大,肉质也更加紧实有弹性。”

图说:工作人员展示虾的个头

为让虾适应本地的生长环境,茁壮成长,基地下足了功夫。“从1月入驻到5月下苗期间,我们首先对27个虾塘进行了全面的消毒、清淤等整塘工作,同时加装了充氧设备、水质过滤设备等,前前后后共投入了200多万。”章文勇说,“我们采用‘低密度’养殖模式,虽然单位面积内虾的数量减少了,但单个虾的个头更大,价值也更高。在虾苗的选择上,我们也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优质种质资源,南美白对虾是从海南空运而来,罗氏沼虾则是从浙江引进,这些新品种的虾苗个头大,病害发生率也更低。”

据介绍,通过技术改进和模式创新,基地正在探索一条绿色高产的新路径。“今年预计能产8~9万斤虾,产值在200~300万元左右。”章文勇说道。

虾的成长关键期恰是炎热多雨的夏季,这也对日常养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温会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而强降水会改变虾塘的水质环境,极易发生病害。”现场,章文勇向记者展示起水质检测的记录表,“一般2~3天检测一次,测量水体的水温、PH值、亚硝酸盐氮等,相应在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方面作出调整。此外,基地的技术员每天都要轮流巡塘,除了日间,还要在夜间12点和凌晨2点要挨个塘检查虾的生长情况。”

“从5月到现在,没有发过病,虾的整体生长还是比较好的。”良好的养殖情况让合作社负责人徐共华充满了信心,“下一步,我们也将不断尝试新的养殖模式,比如说建设温室大棚,尝试新的虾类品种,把上市周期拉延长,实现全年销售。同时,我们也正在学习探索虾类的育苗,向养殖产业链的上下游渗透,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水产养殖,实现增收致富。”

通讯员 唐杰峰 新民晚报

记者 屠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