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罗非鱼吗?其实罗非鱼在我国的风评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说它是生活在臭水沟里的“垃圾鱼”。实际上,所谓的“垃圾鱼”只是中国网友对罗非鱼的一种戏谑称呼,臭水沟也只是罗非鱼所能适应的最极端环境。

在很多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罗非鱼可是他们餐桌上的上等美食。不仅肉质鲜美味道柔滑,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是不可多得的高级水产。即便是在自己人不爱吃罗非鱼的中国,生产量和销售量却高居世界第一,由此不难看出罗非鱼的巨大价值。

可是无论如何,生活在臭水沟里的习性还是会让人们对罗非鱼产生一层不可避免的负面滤镜。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打碎这层滤镜,科普一下这种原产自非洲大陆的奇特鱼类是怎么跨越山海之隔走向世界各地。而想让人们接受它,就需要给讲大家明白被端上餐桌的食用罗非鱼都经历了怎样的养殖过程。

为什么我们国家对罗非鱼的态度如此冷淡,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却视若珍宝,甚至不惜赞美之词,将罗非鱼誉为“二十一世纪之鱼”呢?

谁是第一个吃罗非鱼的人?

别看美国人现在对罗非鱼如此喜爱,其实他们国家引进罗非鱼的历史比我们晚了半个多世纪。

罗非鱼是典型的热带鱼类,喜温喜湿,但是与其他热带鱼类不同的是,罗非鱼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能力特别强。这就好比工作能力相同的两个人,前者比后者更为刻苦,对各种工作环境都毫无畏惧,那么前者自然而然就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时间拉回到二战时期,当时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还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百姓的生活非常艰苦。为了丰富台湾人民的饮食,当局政府引进了中国第一批罗非鱼鱼苗。到了五十年代,大陆地区也展开了罗非鱼的养殖工作。

然而无论是战乱时期的台湾还是刚刚结束战乱的大陆,由于现实因素的阻碍,罗非鱼在我们国家都没有实际上形成养殖规模。

直到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罗非鱼养殖才真正成为一种行业。可正如前文所言,中国人虽然养殖罗非鱼,对吃却并不感兴趣,尤其是随着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面对我们原产的鱼类都吃不过来,何况是长在臭水沟里的外来“垃圾鱼”。

于是,我国政府寻求通过出口打开罗非鱼的销售市场,最大的潜在目标就是美国。

二十一世纪伊始,美国大陆上第一次迎来了罗非鱼。

和中国一样,美国同样把罗非鱼的养殖区选在了气候更为湿热的南方地区。

与我们烹饪水产海鲜的方式不同,饮食文化简单快捷的美国人只追求食物处理的高效。而罗非鱼这种东西,体态大、鱼刺少、内脏易取出、鱼鳞易刮除,自然也就成为了美国餐桌的最佳选择之一。

而且更重要的是罗非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营养专家们最为青睐的蛋白质。就这样,罗非鱼在美国开拓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消费市场。

当然,端上餐桌的罗非鱼不可能再只是臭水沟里的产物,这其中需要复杂漫长且饶有趣味的养殖方式。

罗非鱼是怎么养成的?

无论是作为原产地的非洲,还是出口到的中国美国等其他养殖地,与其他水产生物一样,罗非鱼养殖最重要的一点首先就是水质。

什么才是合格的水质?对于不同的水域产品来说,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不能有任何人类活动的工业添加,这也是对所有水产养殖最基本的要求。不仅是水里要保证安全,水域周围方圆一定范围内的土壤也要做好环境检测,不然很容易造成有害物质的渗入。

如果做不到无污染水质,鱼群很容易染病死去,鱼苗更是没有活下去的可能,所有水产养殖行业将无从谈起。

拿罗非鱼具体来说,作为一种原产自非洲热带雨林地区的鱼类,其原生水质其实是水生生物非常丰富的“肥水”。

那么什么是“肥水”?

家在南方的朋友可能对“肥水”的概念更为熟悉,北方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家乡夏天的时候,蚊子声、蛙叫声和蝉鸣声交相呼应的水塘,水面上漂满荷叶和绿色的浮游植物,光是想一想仿佛就已经感觉到了蚊虫乱飞、燥热难耐。

这也就解释了前文讲到的罗非鱼为什么能够在臭水沟里生存,因为它们的原生环境本身就是生物种群非常复杂丰富的天然“肥水”。

因此,为了让饲养的罗非鱼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养殖户们会在一开始模拟热带雨林“肥水”的水质环境。

可是,“肥水”却不能作为恒久维持的水质。毕竟真实的罗非鱼饲养环境并不是原始生态,营养密度过高的“肥水”很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罗非鱼原始生态的“肥水”属于自然水体,会通过自然调节维持水质的健康。但是人工养殖的水体却是模拟出来的,如果不定时定期加以清理,“肥水”就会变成“废水”。

若是如此,不必说罗非鱼的生长受到威胁,所有栖息于此的水生生物都会有所波及。

当然,水质的清理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需要养殖户的成本付出。所以,一般在养殖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生长的水体环境就会换成内容不再复杂的新水。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而另一方面来说,干净的新水会有效避免寄生虫的滋生,也更能保护罗非鱼的食用安全。

而且,简化了生长环境后,没有了天敌的威胁,看见什么都可以放心大胆吃的罗非鱼在养殖水域内就会变得毫无顾及,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生长速度和体型上限。

这就好比是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一样,不需要与自然环境抗争,老老实实呆着就有肉吃,这种环境下饲养出的动物肯定比原生状态下的同类长得要更为富态。

但是,养殖的罗非鱼也不能只追求产品体型大、肉质肥。毕竟养罗非鱼不是养猪,人们需要的不只是它们身上的油脂,更重要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比如在我们大洋彼岸的美国,蛋白质就是典型“白人饭”追求的极致营养之一。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会故意让罗非鱼在喂食的时候保持足够的饥饿感,这样才食物到来的一刻,所有鱼一哄而上,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竞争。而这样的竞争会促进罗非鱼体内蛋白质的积累。

而在平时的喂食中,想要喂出健康美味富含营养的罗非鱼,就不能过度依赖人工鱼食,而是尽量多地投喂罗非鱼在原生环境中最常吃的食物,比如水生藻类和根茎植物。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罗非鱼养殖和出口第一大国,而我国罗非鱼的第一大消费市场就是在美国。一种原产自非洲的鱼类,就这样奇妙地连接了世界前两大经济体。

随着日本的核废水排海,全世界范围内的水域安全话题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实际上在此之前,我们的水产养殖行业早就应该被重视,送到人类嘴里的食物资源,由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无论是罗非鱼还是其他水产产品,我们既要保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也要丰富人类摄取的营养物质,在取舍之间达到最优的平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