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饮食条件也随之不断改善,原本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也逐步向大众化疾病转变,就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的种类根据病因不同,大体上分为3个大类,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采用不同的调理和治疗方法才能够“药到病除”。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表现形式、早期症状还有防治手段,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关键,不妨将这3点牢记在心,或许能够更好应对糖尿病。

1.糖尿病种类及前期病状

常见的糖尿病有1型、2型以及妊娠型3种。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身体调节血糖能力衰退,最终出现糖尿症状。其日常表现形式为多食多饮多尿,然而体重却不断下降。这是因为患者无法充分吸收利用糖分,导致身体功能不足,产生饥渴感,然而进食后依旧无法改善机体缺能状况,形成越吃越瘦的局面。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则要比1型更为复杂,其可能涉及到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多重影响,简单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继而导致了糖分无法正常吸收利用。此外,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和肠促胰素分泌缺陷也可能是诱发病症的原因。

妊娠型糖尿病则多出现在怀孕中后期,可能和激素紊乱以及代谢失衡有关,妊娠期结束后多能恢复,平时注意饮食健康即可缓解。

2.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带给身体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其导致的免疫力低下和营养失调也是多种疾病的诱因。常见的病症包括感染性疾病、各类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糖足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除了身体内部的变化外,糖尿病也会加大成人失明、非创伤性截肢、下肢瘫痪等外部症状,特别会对视力产生较大影响。据统计,糖尿病人罹患视网膜黄斑病 、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的概率更高。

3.防治手段

即便是以当代医学技术,也无法完全解析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但普遍认为是高糖饮食和遗传因素占主导。因此,预防糖尿病最好的方法便是合理饮食,减少糖分和碳水类食物的摄入量,同时保持锻炼,加速血糖代谢。

如果罹患糖尿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而胰岛素注射也应该适度适量,不可自行其是。

最后,糖尿病虽然很难根治,但在平时多加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结合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能够尽可能降低其影响,因此不必太过担心。

【本图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